來源:晉中日報時間:2022-05-17 08:29:08
5月16日,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更好地應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,我市堅持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總策略和“動態清零”總方針不猶豫、不動搖,因時因勢,推出六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,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省外返(抵)我市人員防控措施。嚴格落實省疫情防控調整優化第一落點管理政策,在延續核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基礎上,對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及重點疫情地區旅居史的,執行“14+7”集中隔離醫學觀察;對14天內有病例報告但尚未調整風險等級地市旅居史的,執行“7+5”居家或健康驛站隔離醫學觀察;對有其他無疫情地區旅居史的,在第一落點進行“核酸采樣+抗原檢測”,如抗原檢測為陰性,不再“點對點”接返,間隔24小時再開展2次核酸檢測,即“三天三檢”,期間避免聚集,檢測結果為陰性的,可自由流動。如第一落點抗原檢測為陽性,立即點對點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,嚴防疫情輸入,“三天三檢”均為陰性后解除隔離。
省內返(抵)我市人員防控措施。省內無本土疫情地市的返(抵)我市人員,持健康碼綠碼可在晉中市有序流動。有疫情的地市分三種情況: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(區、市)返(抵)我市人員,執行“14+7”集中隔離醫學觀察;對14天內有病例報告但尚未調整風險等級縣(區、市)返(抵)我市人員,執行“7+5”居家或健康驛站隔離醫學觀察;對其他無疫情縣(區、市)返(抵)我市人員,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可有序流動。
重點場所防控措施。對進入全市八類30種重點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,從嚴落實測溫、掃驗碼(場所碼、健康碼、行程卡)、查證(5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)、戴口罩等疫情防控“四要素”。根據當前疫情形勢,重點公共場所暫定為黨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、大型商超、餐飲住宿、文化娛樂場所(圖書館、博物館、美術館、棋牌室、麻將館、網吧、KTV、劇院、電影院)、醫療機構(急診急救除外)、藥店、有預約要求的景區景點、非生活必需密閉場所(按摩、足療、水療、美容院、茶莊、酒吧、健身房、體育館、游泳館、澡堂、劇本殺等)等。
重點人群防控措施。對醫務人員、郵政快遞人員、隔離場所人員、交通場站人員等23類46種重點人群,按照人、物、環境同防的原則,嚴格核酸(抗原)檢測、疫苗接種、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,建立重點人群管理臺賬,分別按照“1日1檢、2日1檢、1周2檢、5日1檢”的頻次,分類進行核酸檢測,納入“應檢盡檢”范圍,并實施日報告制度,及早發現風險隱患。
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。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結合人口規模與分布、人員流動等因素,優化布設1000個核酸采樣點,打造“15分鐘核酸檢測圈”,免費為群眾提供就近檢測服務,提高社會面核酸檢測覆蓋能力,為疫情防控早發現、快處置贏得時間。
強化疫苗接種措施。多措并舉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重點做好60歲以上人群和加強免疫接種工作,通過提前預約、設置“綠色通道”、開設接種專場、臨時接種點、上門接種等措施,做到“應接盡接”,切實提高人群抗體水平。
記者 郭娟